素紗中單——汗衫
汗衫,古時稱汗衣,又稱汗襦?!夺屆め屢路匪疲骸昂挂?,近身受汗垢之衣也?!奔粗纲N身受汗的內衣?!昂股馈边@個名稱的來歷,據古書記載,古者朝燕之服有素紗中單,郊饗之服,又有明衣。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交戰后歸帳,汗透中單,遂改中單為汗衫之名也。此外,汗衫雖然也稱為汗襦,但是實際襦和衫在詞性上是有所區別的。衫與襦形制一致,衫為親身衣,襦則有時是指親身衣外的外衣,因也為單層制式,故又呼為禪襦、汗襦。但作為外衣的襦如果為單層,則只能稱為單襦,而不能稱呼為衫。吐魯番曾出土北涼趙貨隨葬男女衣物疏,從其內容來看,衫雖然與襦形制相同,均是用白布(如白練、白絹、白綾)制作,但其無裝飾或太多紋飾,且不置袖端。但襦卻是以彩色為主,繡花印花,圖案多樣,不論有里無里,納不納絮,都能穿在衣物最外層,有加袖端的,也有不加袖端的。
現在的汗衫又稱汗背心,通常為圓領、短袖。無袖汗衫俗稱背心。汗衫屬于貼身內上衣。純棉汗背心具有輕、薄、細、爽的優點,滌棉及棉與其他纖維混紡汗背心強度大,吸汗,透氣性好,適合體力勞動和運動時穿著。采用平針組織或羅紋組織針織物縫制。汗背心的挖肩比一般內衣大,前、后領口也較深。汗背心可分為男汗背心、女汗背心和兒童汗背心。
男汗背心有折邊汗背心、加邊汗背心和彈力汗背心等。折邊汗背心由汗布縫制,袖口、挖肩和領口用雙紗汗布或1+1羅紋織物滾邊,滾邊的顏色可以與大身相同。彈力汗背心由1+1或2+2羅紋織物縫制,領口和挖肩用滾邊,底邊為折邊。
女汗背心可分為三種:第一種是乳罩女汗背心,大身一般用精梳棉汗布縫制,其領口和挖肩采用折邊,并用“三針車”縫折邊,也有用花色縫紉機縫制成曲牙邊,下擺為1+1羅紋織物,縫制時要縫胸省,以使汗背心的胸部隆起,起乳罩的托持作用;第二種是彈力女汗背心,常用2+2羅紋織物縫制,領口和挖肩采用折邊,并用花色縫紉機縫制成曲牙邊,底邊為折邊;第三種是普通女汗背心,是用汗布縫制的,領口和底邊均為折邊,采用三針六線繃縫機縫制,底邊用折邊。
兒童汗背心的縫制同男汗背心,所不同的是在衣前身常印有各種圖案。
相關標簽:服裝趣聞